上周在纽约举行的2016数字媒体授权大会(DMLA 2016 Conference)上,视觉中国集团联合创始人及执行董事柴继军在大会开幕发言中,详细完整的介绍了中国的图片库生意。下面是他演讲的全文。

10378660.jpg柴总以中国图片行业发展历史开始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图片这件生意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0378661.jpg

视觉中国集团在中国的媒体及商业市场,均占有最大的市场比例。根据公司年报,2014年的收入约为6500万美金,其中4000万美金的收入是来自于内容授权以及相关的服务。2015年,公司的年收入达到了8700万美金,其中有6000万美金的收入来自于内容授权以及相关的服务。根据2016年的上半年报,内容授权业务为公司营收贡献了约4000万美金。

10378662.jpg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政府背景优势,新华社在媒体行业还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但是,他们几乎没有涉足创意及商业市场。

全景是中国最早经营商业图片库的公司之一。因此,他也在商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其在媒体行业的市场占比却很小。根据全景的年报,2013年的内容授权业务营收约为700万美金;而2014年,这个数字是600万美金。去年,全景的总营收约为1300万美金,其中53%,也就是约700万美金来自于内容授权业务,另外还有45%来自于广告业务。

东方IC与视觉中国一样,是一家私营公司。在媒体行业还是相当具有竞争力。今年9月,中国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App今日头条的运营商)也投资了东方IC。(东方IC2015年的营收约为1500万美金)

与全球市场不同,中端以及微利图片库在中国刚刚兴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趋势,两年前,iStock与Shutterstock分别与视觉中国集团以及站酷合作,上线了本地化的电子商务微利交易平台 – fotomore.com和hellorf.com。于此同时,很多海外的微利图片库也都开始推出中文网站。他们所提供的低廉的价格以及简便的在线支付方式都吸引了一定的中国用户,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网络环境以及市场特点,这些网站的用户体验仍旧有待改进。

总而言之,我个人预计目前中国图片市场的规模大概在2亿美金左右。 

10378663.jpg

2010年,新闻编辑、创意RM以及RF的占比分别是27%、51%及22%。但是到了2016年,我们预计对于新闻编辑以及RF图片的需求会持续上涨,同时对RM内容的需求会继续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客户开始使用微利图库。

10378664.jpg

这页演示主要集中在编辑媒体行业。正如你从图表中所见,2010年,来自于新媒体、报纸、和杂志的收入几乎是一样的。从2015年开始,传统媒体有了较大的下跌,特别是纸媒和杂志。相反,由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有了显著的增长。今年,我们预计来自新媒体的收入会达到70%。

10378665.jpg

10378666.jpg根据凯鹏华盈(KPCB)最新的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些是2015年及2016年第一季度世界上最大的20家互联网公司。正如你所看到的,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是来自于美国和中国。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会超过美国。我们以苹果店为例,根据App Annie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苹果店的营收已经超过了17亿美金,第一次超过了美国。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能否如此迅速的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封闭且特殊的市场。这使得大部分的美国互联网公司不能与本土的公司竞争。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阿里巴巴和京东;在交通行业,美国有Uber,中国有滴滴;谈到移动互联网支付,美国有PayPal,中国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至于社交媒体,美国有Facebook和Twitter,中国有微信、微博等。

第二个原因是巨大的市场以及人口基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7亿人,而这其中92.5%都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第三个原因较差的商业服务基础,这可以从电子商务、物流以及媒体等行业直接反映出来。国有企业的低产能为私有公司创造了大量的发展机会。比如,在媒体行业,商业化的新媒体公司的表现远超国有的媒体。

10378667.jpg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势头迅猛。根据IC Insights的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的12家智能手机生产商中,有8家是来自中国的。而中国,也是苹果最大的消费市场。

尽管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厂商都更关注单价在100到500美金的主流市场。明年,我相信,诸如华为和小米这些中国公司,一定会开始发力高端市场,与三星和苹果开始竞争。华为、中兴、小米都不只经营中国市场,同时也在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等地展开业务。

目前,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对于我们图片库行业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会。

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我用了很多时间来讲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呢?因为我相信,对于整个内容授权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特别是在中国。

首先,我必须直出,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图片使用。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在他们的平台上,他们需要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内容服务。以微信为例,这个App集成了即时通信、社交、社交媒体、支付等多种功能。根据腾讯的报告,为微信的月均用户数已经达到7亿,其中90%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微信;这其中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在微信,任何媒体、组织、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共号,基于市场和推广目的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和音乐。40%的用户,也就是大概3亿人,通过微信获取最新的新闻与信息。微信公共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万,这其中机构、企业和品牌占了72.7%,而这其中的27.8%是与娱乐和体育相关的。打个比方说,这其中5%的公共号每年为图片使用支付300美金,那这也是一个超过一亿美金的市场。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公共号都在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非常大的机会,同时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其次,媒体与商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企业和品牌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的媒体或者广告渠道接触到他们的受众。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在金融、娱乐、体育、女星、母婴狐狸、旅游、健康和汽车等垂直领域,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内容部门,有针对性的创作内容更频繁的接触其目标用户群。举个例子,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16年,他们推出了基于内容的推广平台—淘宝头条。时尚博主以及意见领袖可以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发表文章、照片、视频来推广商品,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销售分成。这种电子杂志会成为下一个Fashion或者Vogue杂志呢?谷歌地图在中国也有一个竞品,高德地图。高德地图与其他App不同的是,在提供导航服务的同时,也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信息定位,推送相关的新闻和消息,比如车祸新闻,交通路况等等。节假日期间,高德地图也会为特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指南。说不定这个导航App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国家地理》。像淘宝头条和高德地图,我们都可以把他们当作能够带来大量编辑内容需求的新媒体平台。同时,软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公司乐意为内容营销投资。

我今天要讲到的第三个话题是盗版。互联网上的图片是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的,盗版尤为严重。对于内容授权行业来说,尽管在中国整个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也是巨大的挑战。在中国,未经授权的使用在我们的五百强客户、上市公司、以及中小企业客户中仍然普遍存在。单张照片的赔偿金额在200到2000美金不等。随着版权环境以及教育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与图片库建立长期合作来获取版权内容。视觉中国集团的版权合规团队会同技术以及专业的法律团队,通过图像识别、网络爬虫和追踪匹配系统来查找盗版案源,进行证据保全,然后与潜在的用户进行沟通,或者进入法律诉讼程序。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司法和版权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最高法院多次将我们的胜诉案例收入其年度知识产权案例研究之中。视觉中国集团也是中国第一家使用数字时间戳来保存版权证据的公司,也是第一家在司法实践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公司,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最后一点我想指出的是,本土内容的缺失。绝大部分的中国摄影师都将注意力放在编辑新闻、旅行及风光照片上。他们的内容质量很好,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人物相关的主题,高质量的创意内容主要还是来自于外国摄影师,特别是来自于韩国以及日本的供应商。这对于外国的摄影师和制作公司来说,也是巨大的机会。对于视觉中国集团来说,我们也愿意与他们合作来生产更高质量的内容。

视觉中国集团的发展策略

我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视觉中国集团未来几年的发展策略

首先,视觉中国集团会继续着重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整合全世界最优秀的内容提供给我们中国的客户。

基于此,视觉中国会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的投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在满足不同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是视觉中国集团将业务从B2B拓展到B2C的关键。

我们会继续在建立本土市场的昂也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资。重点关注专业生产内容以及专业生产内容平台,诸如虚拟现实/增强显示内容,以及数字营销公司等。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会利用资本优势投资诸如旅游、教育等垂直行业,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中国的图片行业随着互联网的繁荣而迅猛发展。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的经济也会随着中国政府对于像娱乐、体育、设计和IT领域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支持从投资驱动转型为消费升级驱动。

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但是非常巨大的市场。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内容授权行业依旧会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作为中国的行业领头羊,视觉中国集团会继续保持关注本土市场,同时也会保持开放的态度与世界各地的行业伙伴分享我们的经验、渠道和商业机会。

非常感谢!

本文版权属于Jim Pickerell。